1 2 3 4

主题:“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型工业体系”

时间:2016年06月24日 09点30分

嘉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崔学武

概述:今天,做客我们访谈直播间的是白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崔学武同志。我们将就“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型工业体系”这一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同时,我们也欢迎目前在线网友的积极参与。



文字直播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白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天,做客我们访谈直播间的是白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崔学武同志。我们将就“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型工业体系”这一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同时,我们也欢迎目前在线网友的积极参与。



[主持人]


       崔局长,欢迎您来到我们访谈直播间,先向网民朋友们打个招呼。



[崔学武]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


       “经济转型”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热议和关注的焦点话题,作为全市经济重要支撑和经济转型的难点和关键,在此,请崔局长简要介绍一下工业转型的必要性。



[崔学武]


       白山市是依煤、林而建、而兴,比较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煤、林、铁为主体的资源型工业产业结构,在为全市经济发展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近年来,已成为制约和影响全市经济实现新发展目标的难点和制约。一是产业结构失衡。资源型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70%以上,占工业总量90%以上,占全市财政收入40%以上。2013年以来,煤矿安全整顿、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及淘汰、限制“三高”产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我市煤、林、铁等传统产业冲击巨大,规上工业增加值和GDP增速年均分别被拉低3和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累计减收20余亿元。二是企业实力不强。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4.8%,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仅占规上企业总数的2.4%。县域经济特色不明显,产业类同,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低,缺乏龙头骨干企业、优势产业集群和战略投资者。煤、林、铁等主要工业品处于产业链初始端,严重受制于下游企业和外部市场环境,2013年以来,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始终处于负增长状态。三是政策环境趋紧。《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将白山列为67个衰退型资源城市之一。长白山林区天然林停止采伐。省政府下决心改造煤炭产业,涉煤、涉林企业何去何从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突出问题。



[崔学武]


       转型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白山工业已经到了“非转不行”、“非改不可”的境地,必须以断臂求存、凤凰涅槃、绝地重生的勇气和魄力,实现脱胎换骨的转型。



[主持人]


       近几年来,全市工业经济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特别是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成绩有目共睹,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崔学武]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政策机遇,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打资源牌、走特色路”,工业发展质量和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传统产业加速升级。“原”字号资源实现精深加工,形成了以通化矿业集团、11家产能30万吨以上重组煤业公司、鼎运120万吨焦化等为主体的煤炭开采—洗煤—焦炭—煤化工产业链;以浑江发电公司、金刚水泥、山水水泥等为主体的煤炭—火力发电—粉煤灰—新型建材产业链;以吉林森工、金桥木业、云龙木业等为主体的森林抚育—开采—粗加工—地板等木制家居用品产业链。以板石矿业、大通矿业、江源区130万吨氧化球团项目等为主体的铁矿石—铁精粉—氧化球团—转底炉炼还原铁产业链。二是新兴产业加速成长。以恒大、农夫山泉、泉阳泉等为主体的矿泉水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影响力日益扩大,产能、产量分别占全省的80%、75%和全国20%、15%左右。以东峰镁业、天安镁业、东北亚铁路集团、大地远通等为主体的镁系列、硅藻土系列、硅系列新材料产品链渐成气候,生产规模、装备水平、生产工艺、管理水平等方面处于省内前列。三是特色产业渐成规模。围绕人参、特色动植物资源加工利用,医药、食品加工产业影响力与日俱增,特别是随着施慧达药业的异军突起,修正、葵花等知名药企的入住,医药产业逐步发展壮大。



[崔学武]


       2015年,煤、林、铁“老三样”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由51.1%下降到37.7%,矿产新材料、矿泉水、医药健康“新三样”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8.1%、6.3%、20.3%。



[主持人]


       从刚才崔局长介绍的情况看,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充满希望,前景广阔。我想请崔局长再谈谈我市工业经济转型面临的困难有哪些。



[崔学武]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工业经济转型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主要有:一是我市在全省总体发展框架中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支撑能力弱,在参与区域分工方面能力不足、存在感差。尤其是白山作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受制于传统产业格局没有实质性改变。二是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条短、资源深度开发不够,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较差;原有的支柱产业正退出历史舞台,新的支柱产业尚处于培育成长阶段,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三是地域偏远、区位不优,交通问题突出,人流、物流、信息流传导不畅;迟滞了各类要素流动和资源深度开发,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四是受长白山林区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重点生态功能区等政策性约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极为匮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主持人]


       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全市“十三五”规划全面描绘了经济绿色转型的宏伟蓝图,作为推进全市经济绿色转型的主战场,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是什么呢。



[崔学武]


       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全市经济绿色转型的总体要求和全市“十三五”规划,经过我们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分析,初步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即: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特色兴市”,突出“绿色转型发展”主题,“活存量”与“扩增量”并举,“扶优”与“育新”并重,通过做优煤、林、铁“老三样”传统产业、做大矿产新材料、矿泉水、医药健康“新三样”新兴产业,加快工业产业向绿色生态、优势新兴、循环低碳方向靠拢,向创新创造进军,努力打造绿色新型工业体系。为建设全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先行区提供支撑和动力。



[主持人]


       听了崔局长介绍的我市工业经济转型的总体思路,我们感觉十分振奋,同时我们也感觉到工信战线的同志们压力十分巨大,特别是“老三样”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家想听听崔局长对这方面的工作想法。



[崔学武]


       煤、林、铁“老三样”传统产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优势,也是未来一个时期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基石,特别是在全市新兴产业还不能够有力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阶段,稳定“老三样”产业的发展不可或缺。只有把“老三样”发展好,才能够真正实现全市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能够真正实现全市经济绿色转型目标的实现。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坚持“扶优、劣汰、改造、提升”的原则,确保煤、林、铁“老三样”稳定发展。煤炭:进一步加快煤炭行业整合进度,完善退出机制,从政策引导、市场倒逼、强化监管等方面,引导煤矿企业有序退出煤炭市场。积极推动鼎运煤化工1亿立方米LNG等项目实施,形成以原煤—洗精煤—焦炭—煤气—甲醇、煤焦油、LNG煤炭深加工产业链;煤炭—电力—粉煤灰、煤矸石—加气砼、轻质陶粒骨料为主体的新型产业体系,实现循环发展、吃干榨净。林木加工:引导企业通过组团采购、建立基地等方式,开拓稳定的域外木材供应渠道;通过吃干榨净、高效利用,充分挖掘域内现有木材供应潜力,破解原料供应不足难题。鼓励林业企业研发、引进新的工艺技术,开发复合材料以及硅藻土地板、装饰板等环保家居产品,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升市场竞争实力。铁:抓住国家实施“找矿突破”战略机遇,吸引各类资本,动员全社会力量,运用高科技手段,全力推进“整装勘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动东北亚集团年产450万吨五道羊岔铁矿、木通沟铁矿等项目按期投产达效,构建铁矿石—铁精粉—氧化球团—转底炉炼还原铁等产业链,建设全省铁矿石系列产品生产基地。



[主持人]


       在刚才崔局长介绍的我市工业经济转型的总体思路中,做大矿产新材料、矿泉水、医药健康“新三样”新兴产业,成为未来工作的主攻方向,同时“新三样”产业也是市委、市政府确定打造的“五大产业”集群的主体,这个思路与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战略相辅相成,整体一致。我们想请崔局长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工作想法。



[崔学武]


       矿产新材料、矿泉水、医药健康“新三样”产业是市委、市政府确定打造的“五大产业”集群的一部分,确定这个主攻方向既是对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的一个具体落实,也是我们发挥我市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实事求是确定新的发展方向,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的具体体现。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坚持“高端、高质、高新、高效”,矿产新材料、矿泉饮品、医药健康“新三样”逐步做大做强。优先发展矿产新材料产业。坚持“高起点策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经营”,建设高新技术新材料产业园区,重点推进硅藻土涂料、功能新材料、纳米复合材料、污水处理剂和高纯纳米二氧化硅、稀土镁合金等产业化进程。大力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努力抢占新材料发展先机。重点打造硅、镁、硅藻土“三大产业链”,建设亚洲硅藻土之都、中国镁谷和国家级新型原材料基地。打造世界级矿泉水品牌。按照“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科学布局、培育高端、塑造品牌”思路,重点推进天然矿泉水企业联盟和“长白山天然矿泉水”第一品牌建设,深化与农夫山泉、娃哈哈、广州恒大等战略合作。以强势资本注入和知名品牌推动矿泉水产业实现跨越发展。鼓励企业开发附加值高的中、高端矿泉水、果蔬饮料,约束低端水生产,在综合考虑环境承载、交通运输、市场容量等因素基础上,科学制定矿泉水产业发展规划。帮助企业拓展域外及国际市场。推进恒大冰泉矿泉水基地、鲁能鹿鸣泉1200万吨矿泉水、富德麦公司100万吨天然麦饭石泉水等项目。到2020年,天然矿泉水产能达到3000万吨。



[崔学武]


       做大做强医药健康产业。按照“突破传统格局,引领健康需求,形成示范效应,确定领先地位”主线,集聚产业、集聚项目。重点推进人参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树立“长白山人参”品牌,加快推进“药食同源”,开发人参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系列产品。依托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渤海直购网”、中国邮政“邮乐农品”两大电子商务平台,开创网商销售新模式。加快吉林人参生命科技产业园实施,全面提升人参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依托长白山特色资源优势,建设长白山道地药材、林蛙、山野菜、食用菌、北五味子、蓝莓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大力开发系列绿色健康产品,构建以参、蛙、菌、菜和绿色农产品等八大板块为主体的健康食品产业体系。围绕打造中国长白山北药生产研发基地,开展医药企业现有闲置品种、批号转让、委托加工,最大限度盘活传统医药优势。支持施慧达药业做大做强。巩固与修正、葵花药业等名企战略合作,继续强化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企业的工作力度,促进医药企业向高端化、高质化集群发展。



[主持人]


       听了刚才崔局长的介绍,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路径已经基本清晰,那么具体的保障措施都有哪些。



[崔学武]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坚持“创新、完善、精准、高效”,在全力补齐工业转型发展短板下功夫,确保工业经济转型的各项工作按照已确定的路径,实现既定目标。重点在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服务外包、电子商务、人力资源服务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寻求突破。一是政策信息平台。建立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的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管理咨询、人才培训、创业辅导、技术支持、市场开拓、融资担保、法律维权、电子商务和事务代理等方面服务。二是科技服务平台。鼓励企业与相关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重大科技创新基地、中试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设立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引导资金。三是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立重点产业智能化公共服务平台。筹建省级矿泉水、人参两个两化融合特色试验园区。在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财务成本、质量控制、安全监控、销售服务等生产过程智能化试点示范,引导企业建立技术先进、精准高效、安全可靠、绿色节能的现代生产体系。四是市场营销平台。推动抚松长白山人参特产云市场、“智慧白山”等现有第三方电商平台发展。加快长白山云商城、白山中药材电子商务网建设。推进中心城市及各县(市区)商贸物流园区建设,支持发展多式联运,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推广统一配送、共同配送、仓配一体化等先进模式。鼓励物联网等技术在仓储系统中的应用。五是金融服务平台。完善银企对接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实现融资需求、政策信息实时对接。积极引进域外金融机构来我市设立营业网点。扩大助保金池贷款项目资金额度,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推动中小企业挂牌上市。



[主持人]


       好的,感谢崔局长做客我们访谈直播间,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大力支持,让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