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白山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林昌盛专访

主题: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时间:2023年11月29日 09点30分

嘉宾:白山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林昌盛

概述: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论断并写入党章。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提出中华民族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四个共同”重要观点,着重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



文字直播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白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我是主持人艳艳。今天做客我们访谈直播间的是白山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林昌盛同志。我们将就“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这一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主持人]


林主任您好!首先欢迎您做客我们访谈直播间,先向我们的网民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林昌盛]


主持人好,网民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很荣幸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这个平台与大家进行交流。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白山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民族工作的社会各界和网友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


林主任,请您为我们阐释一下如何全面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林昌盛]


民族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古今中外的历史反复证明,民族问题解决不好,就没有团结稳定,一个国家就无法实现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围绕怎样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怎么看”“怎么办”等重大问题。 在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时期,民族工作重点任务是消除民族压迫和歧视、实现民族平等,保证各民族当家作主。在中华民族富起来时期,民族工作重点任务是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中华民族走向强起来的今天,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强调政治归属和政治认同,核心是引导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排除可能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隐患,才能有效团结各族人民。我们要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正确把握“四对重大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问题导向调整民族工作中的偏差,搞清楚哪些方面必须“同”,哪些地方可以“异”。各族干部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高度认同,在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上不能有差异。同时,要尊重差异性,注意对各民族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的保护和传承,在中华文化百花园里绽放光彩。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群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差异,既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又面向汉族和东中部地区,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纠正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全面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水平。
 


[主持人]


刚才,我们了解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那么请您结合白山实际,就“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这一主题介绍一下我市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林昌盛]


为了不断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了全市民族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和民委委员制度。2022年,我市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细化了27条任务分工,涉及的部门单位有40余个,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察监督 、政绩考核。同时,我们民委也结合部门职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了大量工作。 一是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视觉上有形,实施“两筑基”“两提升”工程。在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中,我们在浑江区阳光小学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补助资金50万元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项目。在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中,我们在浑江区城南街道平台社区等3个社区共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补助资金30万元,打造红石榴家园、红石榴广场等综合活动阵地,围绕《吉林省新时代社区民族工作标准(试行)》优化服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升工程中,我们在政务大厅等5家单位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补助资金25万元,推动民族团结典型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村寨提升工程中,我们在长白县望天鹅新村、果园村投入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240万元,打造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的旅游产品和精品路线。 二是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精神上有感,培育选树民族团结典型。以选、树、学三步着手,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积极培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积极性。2023年,我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抚松县兴隆乡、白山边境管理支队等7家单位被评为第八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8月份,我委联合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白山好人·最美民族团结之星”评选活动,全市共评选出“白山好人·最美民族团结之星”10名,并在10月19日召开了发布会。此外,我市推荐的白山消防救援支队长白大队党委副书记、大队长王德龙、市财政局行政政法科科长刘俊材被评为“吉林好人·最美民族团结之星”。 三是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结果上有效,大力实施惠民项目。今年,省民委下达我市中央及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3694万元,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支持的项目突出“融”的内涵和导向,着力解决边境地区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截至目前,共实施项目49个,其中乡村道路、小型防洪、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项目22个;厂房民宿改造、设备采购、产品加工等产业项目27个。
 


[主持人]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我想咱们老百姓应该很关心有哪些民族政策惠及自身,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么?



[林昌盛]


目前,国家、省级出台的民族政策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吉林省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吉林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等。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介绍了,重点向大家介绍两项内容: 《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是由国家民委、公安部共同研究制定的部门规章,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是民族工作和民族事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我国公民户籍制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咱们老百姓来电咨询关于民族成份的确认,错报和误登应该怎么更正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分两种情况,一是公安部门在办理新增人口户口登记时,应当根据新增人口父母的民族成份,确认其民族成份。新增人口的父母民族成份不相同的,在父母双方提出申请,并共同签字确认后,予以确认登记。二是公民民族成份在户籍登记管理过程中被错报、误登的,由公安部门按照纠错程序更正。 按《办法》可办理民族成份变更的公民共分为两类。 第一类,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申请变更其民族成份一次:一是父母婚姻关系发生变化,其民族成份与直接抚养的一方不同的;二是父母婚姻关系发生变化,其民族成份与继父(母)的民族成份不同的;三是其民族成份与养父(母)的民族成份不同的。 第二类,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在其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的两年内,可以依据其父或者其母的民族成份申请变更一次。 申请办理地点为申请人户籍所在地的民族工作部门。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变更民族成份,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提出申请,满十六周岁需征求本人意见;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申请变更民族成份,应当由其本人提出申请。关于办理需提交的相关证明材料可咨询当地的民族工作部门。 《吉林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于2005年11月1日开始施行,2017年修订。对有效管理和规范清真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维护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市场准入方面,从生产经营条件、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审查或备案。如:申请从事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在依法获得有关证照后,需到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族事务管理部门备案、领取清真标识;生产、经营清真食品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生产经营活动的负责人中,需有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民族的人员,同时企业中要有一定比例的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民族的从业人员。在日常监管方面,对清真食品的招牌、标识、名称、包装以及生产经营场所、运输、储藏工具等,明确规定禁止有禁忌的内容。如: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企业和个人,应当在其字号、招牌、清真食品名称和包装上标有“清真”字样;生产、经营清真食品企业要有清真食品专用的运输车辆、计量器具、生产工具、储藏容器和加工、出售场地;应当将清真标识悬挂在生产、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发生出租、出兑、出售等转让行为或者停业、破产的,应当及时向当地的民族工作部门交回清真标识。 清真食品生产经营是一个严谨的事项,在这里我向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清真食品?我国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保安族、塔塔尔族等10个少数民族普遍具有清真饮食习惯,随着时代发展已渐变为这些少数民族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组成部分。清真食品特指依据这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生产、经营的含有动物肉类及其衍生物的食品,可以明确的是,凡不含肉类、动物油脂、乳类成份的食品,不应属于清真食品,比如蔬菜、水果、水、盐等等,也不应冠以“清真”字样,或以清真食品的名义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但往往有个别群众将清真作为一个营销手段,未在办理相关备案手续情况下,擅自在牌匾、包装上使用清真二字,这是不对的,也欢迎广大群众帮助监督。
 


[主持人]


除了涉及百姓自身利益的政策,咱们是否有惠企政策呢?



[林昌盛]


为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特殊消费需求,缓解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必需品买难、卖难问题,国家民委、国家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等四部门共同出台了民贸、民品企业优惠政策。2022年,我省下发了《吉林省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吉财预〔2022〕612号),对有关内容进行了调整,我为大家解读一下核心部分: 享受民贸民品贷款贴息政策的贷款包括民族贸易贷款和民族特需商品贷款。 1.民族贸易贷款。民族贸易县内民族贸易企业经销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生产生活必需品,以及收购、加工、销售当地农(牧)副产品的流动资金贷款;省、州级民族贸易公司承担特定民族贸易供应任务所需的流动资金贷款。 2.民族特需商品贷款。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生产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目录中所列商品所需的流动资金贷款。 民族贸易县、民族贸易县内民族贸易企业、省州级民族贸易公司、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名单,以及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目录,按照国家民委和省民委相关文件执行。 民贸民品贷款按照不得高于本金金额2.88%的水平安排财政贴息。 目前,我市喜丰塑业、天力泰药业享受民族特需商品贷款贴息政策。也欢迎企业向我们详细咨询。
 


[主持人]


今天我们围绕“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这一话题,比较系统的了解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工作举措以及相关的民族政策法规等,那么对于今后的工作展望,您还有什么对大家说的吗?



[林昌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多维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从战略大局出发,从看得见的“小事”做起,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总的来说是要做好五项重点任务:一是大力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二是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奋斗;三是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四是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是切实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要做好这几项任务,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要牢记“国之大者”,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最大限度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主持人]


好的,感谢林主任做客我们访谈直播间,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大力支持,这期访谈就到这里了,让我们下期再见!



[林昌盛]


再见!